首页 > 生活 >

国库券发行(国库券发行时间表一览2021)

发布时间:2023-02-20 01:20:09来源:网络转载
#小组收藏馆#

1988年发行的国库券有4种面额,包含5元,10元,50元,100元四种。

可以记名购买,遗落时可申请挂失。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买,单位买的年利率6%,个人购买年利率10%。三年到期,一次性付本结息,不算复利。

年利率10%,这是现在想都不敢想的事!一般的制造业,纯利润基本上都没有这么高。

那时候农村也要求购买,以户为单位。交完公粮算钱时,每家每户买10元20元的,带点摊派性质。

那年月大家都穷,农村尤其穷,有不少人家急用钱时,就拿自家的国库券,找邻居家换钱,10元换10元。

我记得我家就用钱换过国库券,都是老邻居说尽好话,找上门换钱应急。

国库券第一次到期变现,我老娘就十分感慨道,如果有钱,只买国库券,就能发大财了!

时过境迁,社会高速发展,国库券以国债的形式长期存在。投资国债,是现时所有稳健投资者的首选。

#今日学习打卡#

1990年发行的国库券

很多家庭都曾经拥有的国库券实物劵

在40年前的今天,1981年1月16日,中国政府决定发行国库券,当时都是实物票劵。

国务院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确定从1981年开始,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同时规定,国库券不得当作货币流通,不得自由买卖,还本期限为5年。

1981年至1996年的十多年内,发行的国库券都是实物券,面值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1000元、1万元、10万元、100万元等。

国债按举借债务方式不同,国债可分为国家债券和国家借款。而国家债券是通过发行债券形成国债法律关系。国家债券是国家内债的主要形式,中国发行的国家债券主要有国库券、国家经济建设债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等。

国库券是国家财政当局为弥补国库收支不平衡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 因国库券的债务人是国家,其还款保证是国家财政收入,所以它几乎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是金融市场风险最小的信用工具。

1920年,当时的中国财政部发行的十元国库券,由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两家银行代发。

昨天打扫卫生的时候,无意中翻到一个本子里夹着的几张国库券,有年数了,八五年、八七年和八九年的,应该当时放的时候忘了,没来得及兑换。

其中十元券上标明了“一九八五年国库券自一九九零年起,开始抽签还本付息,一九九四年还清”字样。两张五元券倒没有标注。

当时农民交公粮是一项政治任务,把最好的粮食交给粮所以后,过一段时间村里把该给国家的、给集体的钱扣掉之后,会统一到村组给农户结算。当时国家也不富裕,需要向农民借钱(反正我是这么理解的),就带上国库券分摊到农户。国库券没有分分毛毛的,一块两块的也没有,只有五块、十块的。谁家结算的时候剩的钱多就多给几张券,真剩不到五块钱的农户,那就要不了券,只有现金。说句实话,当时还真有人不愿意要券的,因为它不能流通。

现在不同了,国家发行的国库券都是由银行直接卖了,没有点关系你真还买不着。利息比存银行划算,再一个有国家信用作保障,就根本到不了农户手里。

这也是时代的一个缩影。

说了这么多,最最根本的问题是,我这几张券还能换钱吗?能换多少?

万能的条友们给点建议,有跑银行的必要吗?

本人喜欢收藏12345版纸币,外汇券,纪念钞,国库券等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今天分享前几年收藏的二张991七个4和五个8的一元纸币,已经爱藏评级了,大家觉得这样的纸币有收藏价值吗

1955年1月,经全国人大审议批准,中央人民政府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国债),总额6亿元,年息4厘,偿还期限10年。此为100万元面额公债票样,币制改革icon后折合新币100元,相当于一名教师三个月的工资。

一五计划启动后,数百个工业项目筹建开工,使得国家财政出现巨大资金缺口。当时人民币发行量已经过大,出现通货膨胀,因此发行公债,债券还本付息。

从1954年至1958年共发行五年,实际发行总额35.44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经济建设预算总额862.24亿元的4.11%。

国债发行主要面向城市,农村负担少部分。

每张票面下部附有8-10张息票;每年领取年息时剪下一张。除了内债外,当时还从苏联和东欧国家贷款进行工业建设。

从1958年起,中国政府停止发行国债,后又停止对外借债,进入“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时期。至1968年止,公债本息已全部还清。

1979年后,由于大规模投资建设,导致财政出现巨大缺口,又重新开始发行国库券icon,中国国债规模迅速膨胀。1981年发行48.66亿元国债,1994年突破千亿元门槛,2004年达到6734亿元。2007年财政部发行国债23483亿元,年末国债余额总量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务急速膨胀。

1995年因327国债期货投机事件,曾在中国资本市场掀起腥风血雨。也成为了所谓中国证券史上的“巴林事件”,英国金融时报则将1995年2月23日称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责编: xiaoxiao)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