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名诗《孔夫子的箴言》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发布时间:2022-12-19 20:57:26来源:网络转载

《孔夫子的箴言》

 

 

席勒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

未来姗姗而来迟,

现在像箭一般飞逝,

过去亲远静立不动。



当它缓行时,任怎样急躁,

也不能使它的步伐加速。

当它飞逝时,任怎样恐惧犹疑,

也不能使它的行程受阻。

任何后悔,任何魔术,

也不能使静止的移动一步。



你若要做一个聪明而幸福的人,

走完你的生命的路程,

你要对未来深谋远虑,

不要做你的行动的工具!

不要把飞逝的现在当作友人,

不要把静止的过去当作仇人!





空间的测量有三种:

它的长度绵延无穷,永无间断;

它的宽度

辽阔万里,没有尽处;

它的深度深陷无底。



它们给你一种象征:

你要看到事业垂成,

必须努力向前,不可休息,

决不可因疲乏而静止;

你要认清全面的世界,

必须广开你的眼界;

你要认清事物的本质,

必须审问追究到底。

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

只有博学可以使你明辨世事,

真理常常藏在事物的深底。

(钱春绮 译)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部分作于1795年,第二部分作于1799年。

中国有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宝库。在善于哲理思辨这一点上,中华民族和德意志民族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17世纪的时候,来中国的传教士把孔子等中国著名哲学家的思想带入欧洲,引起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歌德等一大批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极大兴趣。爱好哲理思考的席勒从孔子的思想中悟出了他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写下这首诗来勉励自己,也勉励他的同胞。

诗的第一部分是对孔子在《论语·子罕》中的一段话的解释、理解和发挥。这段话说:“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席勒则把时间分成三种类型:未来姗姗来迟,现在迅速飞逝,过去静止不动。这也就是说,要争取美好的未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要花出艰苦的劳动。当你在努力争取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同争取的目标相差实在太远,从而产生急躁情绪。但是,欲速则不达,未来不是那么轻易到来的,“任怎样急躁,也不能使它的步伐加速。”于是,席勒告诫人们:“要对未来深谋远虑”,要坚定地走完自己生命的路程。至于现在,它总是转瞬即逝,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的飞逝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席勒告诫人们:“不要把飞逝的现在当作友人”,老抱着不放,要着眼于未来,要有不断创新的开拓精神。而过去则是既成事实,它既抛弃不了,也回避不了,用对付仇人的办法来对待它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过去,从中得出经验教训,为现在和未来服务。

诗的第二部分依据的主要是孔子的两段语录。一段是《论语·雍也》中的“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另一段是《论语·公冶长》中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席勒由此而阐发了他对知识的看法。他把知识比作具有无限长度、宽度、深度的空间。从长度来说,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去奋力争取,不可“中道而废”;从宽度来说,就是要有宽阔的眼界,有全面的知识;从深度来说,就是要刨根问底,弄清事物的本质。通过这一比喻,旨在告诉人们学无止境的道理。但是诗人又告诉人们,尽管知识是无限的,恒心却“可以使你达到目的”。诗的最后两句是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观点的发挥,席勒所说的“真理常常藏在事物的深底”,正是要求人们采用一切方法来发掘出深藏在表面现象背后的真理。

席勒喜欢在他的诗歌中进行哲理探讨。他在这首诗中将东方的哲学思想同西方的思维逻辑结合起来,用以表达他自己的进取精神。孔子的思想经他一发挥,不仅更容易为欧洲当时的人们所接受,而且也显得更加系统,更加完整,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一种融合。

 

 


 


 

(责编: xiaoxiao)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